“我们一直坚信——为教师赋能。要站在师生的角度理解教学,要以教学视角研发工具。”
12月9日的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探究研讨会暨“希沃名师杯”全国互动教学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上,希沃教务事业部产品总监黄柏林,向我们分享了小应用、小数据带来的改变,讲述了希沃“以用户为核心”的理念。
以下为黄柏林总监发言
预计阅读时间:8分钟
以小应用、小数据,助力融合创新
黄柏林
大家好,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。非常感谢刚才陆炳康副校长用了我们的希沃白板做汇报。有在座老师的支持,让我对目前所做的事情有了更坚定的信心。
在正式开始之前,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,一年前,我从广西的学校调研回来,路上碰到一位老师。他在车站,一边拿着小本,一边对着电脑,非常认真。
我凑近一看,原来他在用希沃白板备课,很生疏的样子,我有些惊讶,因为当时我们用户不算多。他刚听完一场培训,小本上密密麻麻记了很多要点。
看到他教龄蛮大了,我问,为什么还要接受一个新事物?他说的话让我有些触动:
“我本来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听课,但听着听着,发现我多年来一些教学模式的探索是可能在这上面实现的。”
今年我打电话回访他。他告诉我,他不仅在用希沃白板,还在当地学校开展了30多场培训。他还因此担任了本校信息管理的工作,学校超过一半的老师已常态化使用希沃白板授课。他自发成为我们的推广大使,而且我们完全不知道。
我接着问,为什么短短一年的时间,希沃白板在你们学校的推广如此顺利?他说,希沃白板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“生成性”,可以满足课堂中学生各种各样的变化。这个故事给我启发非常大。
一
“生成性”,其实就回到希沃白板的最初定位:为互动教学而生。什么是互动?互动指的是老师和学生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。但互动的前提是效率,因为互动需要更多课堂时间与课堂容量。我们做希沃白板的出发点之一,就是提升备授课效率。
以前白板软件操作较为复杂,底下还有一排特别复杂的工具栏,使用起来不是很便利。课堂只有40分钟,不可能在与工具的交互上耗费太多精力。于是我们反思,应该如何改进呢?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分离备授课。
这是希沃白板0.1版本,它让备授课在产品结构上分离,向老师提供一个非常强大的备课端、同时又为老师提供一个极简单的授课端。老师只需要点击【开始授课】就可以一键无缝切换,打造一个高效课堂。
产品早期,我发现老师普遍是带着U盘去上课,但U盘坏了、中病毒,或忘记带。这类情况常常发生,一旦出现就一起教学事故。我们在想,能否让老师摆脱U盘。
于是我们研发了【云课件】,帮助老师们储存所有的课件。我们又发现,课件云端化不仅可以让老师摆脱U盘,甚至还起到教研的作用。比如基于云课件的【课件分享】和【校本课件】,可以让EN5变得更有教研价值。
进而,我们又打通了通用文件的存储。在多媒体资料夹里,老师可以把图片、音频、PPT存进去,下载下来形成多端联动。我们希沃白板手机端也准备发布资料夹功能,意味着老师日常拍摄的所有教学相关资料都可以放进资料夹里,并随时调用。
除了通用文件,有些老师可能会说,编辑一个课堂活动的时间与精力成本特别高,能否也通过这种方式储存下来,提高效率?
我们确实做了这件事情。复杂的课堂活动,只要一键点击上传至【我的活动】,就能永久存储。老师可以自己命名,并打个标签。形状也是同样的道理,比如画了一个复杂的台灯,我们只需要一键上传到【我的形状】,在形状模块里就可以看到它了,现在这个功能也已经上线。
二
除了日常教学,老师们也会走到公开课、比赛、演讲的舞台。上台前最大的问题是,训练台词。最好的办法是随手拿着讲稿演练。
今年我们还往前迈了一大步,手机版移动端APP发布了。
我们推出希沃白板手机端,第一步解决的就是课件的随时随地浏览。基于【云课件】的同步,手机端最大的用处就是:手机也可以看课件了。
紧接着我们可以做什么呢?我们注意到,希沃授课助手在老师当中受到热捧。因为它的四个核心功能,批注、相机、传屏、摄像让老师从讲台解放,走到学生当中。但假如在这些功能与备授课都可在一个软件实现,是否更加方便教学?
移动端做了一个大改进,基于4G,把批注、相机、传屏、摄像四个核心功能高度集成。通过热点网络保证连接稳定性,且用4G极小的流量就可以完成移动授课,还能同步双端的书写批注。
而手机端还有课件分享、扫码分享等等功能,方便老师们随时随地分享教学资料。
2016年,希沃白板发布的时候,我们有3万用户。经过两年的发展,截至目前已有近100万用户,发展速度非常迅猛。*
我过来的时候翻阅了一下微博。其实对于希沃白板的评论非常多。其中翻到一条特别有意思的评论,他说练习希沃白板时顺手用了昊然弟弟的照片,克隆出这么多男朋友,很开心,因为这帮助了他做生成性教学。还有一位老师,前几天给英国老师介绍了希沃白板,初步达成意向,英国老师还邀请他出国介绍。看来希沃白板还受到国外友人的青睐,这也让我们十分惊喜。
三
除了备授课,我们也关注老师的教学教研。教学教研有两个前提,一是丰富的教学资源,二是开放的学习平台。
于是2019年我们聚焦两个抓手。
一个抓手是快捷生成课件。
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知识点的课件素材。老师选中它就可以拿到对应的内容,然后生成一份课件,并且自定义。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手老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师,可以极大减少找资源的时间。
我们为老师提供海量的题库,学生在学生端做的话可以导出学生报表,呈现测试分数和各知识点掌握的情况,如果根据题目进行分层引导,或许在学生身上会看到不一样的惊喜。
第二个抓手是更有效地知识传播。
老师上完了课,需要进行教学反思,有什么方式呢?录课成为教研交流、分享的一种模式。
但对于老师来说,如果一个视频被录制出来分发出去,学生、其他老师只能看到一个冷冰冰的视频画面,没有办法用课件里的内容,不利于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,只能按照讲述的、剧本式的逻辑去听,或拉进度条回溯。
于是,我们在年中的时候上线了一个功能——【教学时间胶囊】,它实际上是一个先进的微课工具。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,提高教师间共享与学习的效率。它最大的不同是,微课内容可交互,包括移动、翻页、课堂活动等,且是原画质。
那交互性还能如何延伸?我们又迈向了多端同步。不仅让一端老师学习,更让多端共享共创。多端同步包括了书写、移动,擦除等操作。
举个例子,现在正构建双师课堂,利用我们这项技术,学生在这端可以操作课件、书写问题,那边老师能即时看到,双端可同步交互,两端师生可以无缝共享。我们这项技术就进一步把双师课堂升华了。
除了画质和可交互性,我们在它“体积”上也十分较真,希望给老师、学生更流畅的学习体验。【教学时间胶囊】的“体积”非常小,以20分钟的课程为例,视频课程是32兆,如果通过【教学时间胶囊】做出来,画质是原画质,课程接近0兆。我们研发了音频+课件结合的方式,还把课件网页化,极大地降低了流量和边际成本,学习共享的效率大大提高。
大家看到,其实我们对【教学时间胶囊】的“较真”,正是朱京曦教授所说的“人本教育”在线上的探索。我们期望,不仅在线下课堂,也要在线上课堂为千万老师赋能。
四
回到初衷,我们一直做的是提升师生之间共享数据、共享信息的效率,本质上在做一个什么事情?
其实研发工具产品,最怕的是纯做工具,而不考虑“人”本身。
我们一直坚信——为教师赋能。要站在师生的角度理解教学,要以教学视角研发工具。希沃白板要踏踏实实、诚诚恳恳地“以用户为核心”,赋能千万中小学老师,才能被广大学校和一线老师接受。
最后,我想分享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:
“教是为了不教。”
教学不仅为了教授学生知识,更是为了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、情趣,让其掌握学习方法。技术和工具能做的就是,成为教育这件事的助推剂,乃至成为发动机的一部分。
非常感谢大家,我的演讲就到这里。
*本文数据源于后台统计